首页

足控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2 19:08:55 作者:中国七部门:到2027年,中国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 浏览量:81026

  中新网玉林11月22日电 题:广西侨乡百年古村“焕新”: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 黄令妍

  坐落于中国著名侨乡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的鹏垌村,一个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正以其古韵与现代交融的风貌吸引着八方游客。

  “鬱见美好 共享未来”——海外媒体玉林行采访团21日走进鹏垌村,探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传统村落如何保护和传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转型为发展现代旅游的美丽乡村典范。

图为鹏垌村明清建筑群。陈冠言 摄

  鹏垌村始建于明朝,又名“康乐庄”。村内保留着古戏台等明清时期建筑,是岭南地区传统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彰显着古朴典雅的气息。2018年,鹏垌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当地以“康乐庄”整体格局、历史环境风貌、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核心,通过“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创新,打造兼具文化展示和乡村旅游体验双重功能的中国岭南传统村落遗址文化景区。

  该景区乡村农文旅项目品宣经理肖凯全介绍,“我们当时来到这个地方,看到很多古建筑其实都只剩下一个‘空壳’。我们希望赋予这里新的生命力,因此进行了整体建筑风貌的修缮。”近年来,鹏垌村在保护古建筑方面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严格按照原有的样式进行修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村庄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村内还设立了村史馆,通过展示老物件和历史图片等,向人们讲述鹏垌村的过去与现在。

游客在鹏垌村巷内观光。陈冠言 摄

  肖凯全介绍,依托古建筑特色打造的中式婚礼堂和婚俗博物馆,独特的美陈设计和文化底蕴,呈现出“和美家风”的人文风采,吸引了众多文艺爱好者前来参观。结合玉林本地元素,村内开发了主题度假民宿、中草药主题研学、瓜果种植、特色农产品销售市集、人才返乡创业等多元项目,形成“农商文旅”结合的新模式,极大丰富游客体验。

  同时,当地举办新民歌表演、舞狮、乡村音乐会等民俗活动,让村民和游客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鹏垌村乡村音乐会发起的契机是广西传统节日“三月三”。“‘三月三’期间举办的乡村音乐节,吸引了10多万游客,于是我们决定联合本地音乐人,把它延续保存下来。”音乐会每天以表演粤语经典歌曲为主,并邀请村民游客上台进行音乐竞演。在肖凯全看来,这一音乐版的“村BA”,给乡村带来活力。

鹏垌村乡村音乐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随着旅游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经营民宿、旅拍等业态。音乐人罗志就是近年来从外地返乡发展的一员。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音乐工作室,也是鹏垌村乡村音乐会的发起者。罗志介绍,乡村音乐会丰富了周边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目前,通过网络平台直播,每天晚上都有数万人次在线观看鹏垌村乡村音乐会,许多自驾游客也慕名而来,带动餐饮、市集、民宿等夜间经济发展。工作室另一名返乡者陈大康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当中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宣传地方特色,吸引更多人前来旅游,让家乡变得更好。

  从城市来到乡村参与文旅开发数年,“90后”的肖凯全如今以“新村民”自居。他希望,通过继续深挖在地文化特色,带动乡村兴旺,与村企、村民实现互惠共赢。(完)

【编辑:史词】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受权发布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从新疆启程,维娜将沿着古丝绸之路,穿越甘肃、陕西、福建、广东、北京等17个省区市的30余座城市,最终抵达北京。一路走来,维娜沉浸式感受古丝绸之路在700余年间的沧桑变幻,并把所见所闻发布到网上,收获超过10万粉丝。“我亲身感受到了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一带一路’的连接、传承和创新,通过文化和商品交流,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努力打破地理障碍、创造新的繁荣,最终实现文明交流互鉴。”维娜说,希望用双脚丈量中国的土地,把在中国的见闻分享给世界。

“中华魂·京台情”新展启动

提及印象深刻的场景,黄谦说,今年2月在新加坡举办分享会时,汇聚当地文化、教育及慈善领域众多精英,以及来自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的留学生,“当时还有一家三代来分享杂志中的美文,最小的朗读者只有5岁,令人十分感动。”

香港房地产市场全面“撤辣”

报道称,大约一周前,军事基地发生了几起事件。科隆-瓦恩军营水厂发生安全事件后,警方和国家安全部门对涉嫌针对德国联邦国防军的破坏行动展开调查,安全措施因而有所提高。在盖伦基兴基地也有过可疑观察。根据安全部门消息,该基地机场周边地区一名人员被拘留接受询问,但破坏嫌疑并未得到证实。

民航局:全力确保暑运旺季航空安全

乌鲁木齐4月9日电 (刘雨珊 申凯龙 康兴平)进入四月,新疆巴州逾300万亩棉花正式进入春播阶段,田间地头处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春播景象。

巴拿马运河遇“堵船”:超160艘船排队,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一系列成效的背后,离不开制度体系的保障。我国已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